搜尋此網誌

2015年10月3日 星期六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 第一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規定,那些人員應分別施以從事工作及預防災變所必要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三十二條;又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十七條第一項:一、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三、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四、勞工作業環境監測人員。五、施工安全評估人員及製程安全評估人員。六、高壓氣體作業主管、營造作業主管及有害作業主管。七、具有危險性之機械或設備操作人員。八、特殊作業人員。九、急救人員。十、各級管理、指揮、監督之業務主管。十一、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成員。十二、營造作業、車輛系營建機械作業、高空工作車作業、缺氧作業、局限空間作業及製造、處置或使用危險物、有害物作業之人員。十三、前述各款以外之一般勞工。十四、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人員。 第二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使用之移動梯應符合那些規定?(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29條:一、具有堅固之構造。二、其材質不得有顯著之損傷、腐蝕等現象。三、寬度應在三十公分以上。四、應採取防止滑溜或其他防止轉動之必要措施。 第三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規定,事業單位以其事業之全部或部分交付承攬或再承攬時,如該承攬人使用之機械、設備或器具係由原事業單位提供者,該機械、設備或器具之定期檢查及重點檢查等自動檢查,應如何實施?(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八十四條第二項:定期檢查及重點檢查於有必要時得由承攬人或再承攬人會同實施。 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八十四條第三項:定期檢查及重點檢查如承攬人或再承攬人具有實施之能力時,得以書面約定由承攬人或再承攬人為之。 第四題題目:為防止勞工因不安全行為致使勞工遭受傷害而實施之安全觀察,應觀察那些作業?(10分) 答: 第五題題目:試解釋下列名詞:(一)著火點(FirePoint)。(5分)(二)燃燒界限(範圍)(Flammable Limit)。(5分) 答: (一) (二) 第六題題目:請說明鍋爐操作人員於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事項?(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八十四條第二項:一、監視壓力、水位、燃燒狀態等運轉動態。二、避免發生急劇負荷變動之現象。三、防止壓力上升超過最高使用壓力。四、保持壓力表、安全閥及其他安全裝置之機能正常。五、每日檢點水位測定裝置之機能一次以上。六、確保鍋爐水質,適時化驗鍋爐用水,並適當實施沖放鍋爐水,防止鍋爐水之濃縮。七、保持給水裝置機能正常。八、檢點及適當調整低水位燃燒遮斷裝置、火焰檢出裝置及其他自動控制裝置,以保持機能正常。九、發現鍋爐有異狀時,應即採取必要措施。 第七題題目:請說明選擇安全帽應注意事項。(10分) 答: (一)適用於作業性質。(二)經檢驗合格。(三)適合頭部的形狀。(四)重量要輕。 第八題題目:某勞工工作日暴露於甲苯之濃度及時間如下表: 時間 8:00~1000 1000~1200 1300~1500 1500~1800 濃度(Ppm) 80 110 100 90 試問:(一)工作日時量平均濃度為多少ppm?(5分)(二)相當八小時日時量平均濃度為多少ppm?(5分) 答: (一) (二) 第九題題目:如何預防游離輻射之危害?(10分)(物理性危害預防) 答: 1.游離輻射危害可用「時間」、「距離」、「屏蔽」三原則來預防,時間係指儘量減少暴露時間,距離係指儘量遠離輻射源,屏蔽則係指必要時用含鉛之屏障阻隔輻射線。2.加強作業人員進出及作業中於游離輻射場所之安全管理。3.應依規定實施作業人員之特殊健康檢查。 第十題題目:請由參考答案欄中選出與下列作業或危害因子有關之最主要的一種疾病,將其代號填入括號內(即A、B、C…)(10分) l.振動作業( )2.紅外線( )3.異常氣壓作業( )4.錳( )5.二異氰酸甲苯(TDI)( ) 參考答案:A.聽力損失B.潛涵病C.白手病D.白內障E.凍傷F.貧血G.巴金森氏病H.過敏性氣喘I.肝腫瘤J.腎衰竭 答: l.(C);2.(D);3.(B);4.(G);5.(H)。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 第一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規定,那些人員應分別施以從事工作及預防災變所必要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三十二條;又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十七條第一項:一、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三、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四、勞工作業環境監測人員。五、施工安全評估人員及製程安全評估人員。六、高壓氣體作業主管、營造作業主管及有害作業主管。七、具有危險性之機械或設備操作人員。八、特殊作業人員。九、急救人員。十、各級管理、指揮、監督之業務主管。十一、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成員。十二、營造作業、車輛系營建機械作業、高空工作車作業、缺氧作業、局限空間作業及製造、處置或使用危險物、有害物作業之人員。十三、前述各款以外之一般勞工。十四、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人員。 第二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使用之移動梯應符合那些規定?(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29條:一、具有堅固之構造。二、其材質不得有顯著之損傷、腐蝕等現象。三、寬度應在三十公分以上。四、應採取防止滑溜或其他防止轉動之必要措施。 第三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規定,事業單位以其事業之全部或部分交付承攬或再承攬時,如該承攬人使用之機械、設備或器具係由原事業單位提供者,該機械、設備或器具之定期檢查及重點檢查等自動檢查,應如何實施?(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八十四條第二項:定期檢查及重點檢查於有必要時得由承攬人或再承攬人會同實施。 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八十四條第三項:定期檢查及重點檢查如承攬人或再承攬人具有實施之能力時,得以書面約定由承攬人或再承攬人為之。 第四題題目:為防止勞工因不安全行為致使勞工遭受傷害而實施之安全觀察,應觀察那些作業?(10分) 答: 第五題題目:試解釋下列名詞:(一)著火點(FirePoint)。(5分)(二)燃燒界限(範圍)(Flammable Limit)。(5分) 答: (一) (二) 第六題題目:請說明鍋爐操作人員於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事項?(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八十四條第二項:一、監視壓力、水位、燃燒狀態等運轉動態。二、避免發生急劇負荷變動之現象。三、防止壓力上升超過最高使用壓力。四、保持壓力表、安全閥及其他安全裝置之機能正常。五、每日檢點水位測定裝置之機能一次以上。六、確保鍋爐水質,適時化驗鍋爐用水,並適當實施沖放鍋爐水,防止鍋爐水之濃縮。七、保持給水裝置機能正常。八、檢點及適當調整低水位燃燒遮斷裝置、火焰檢出裝置及其他自動控制裝置,以保持機能正常。九、發現鍋爐有異狀時,應即採取必要措施。 第七題題目:請說明選擇安全帽應注意事項。(10分) 答: (一)適用於作業性質。(二)經檢驗合格。(三)適合頭部的形狀。(四)重量要輕。 第八題題目:某勞工工作日暴露於甲苯之濃度及時間如下表: 時間 8:00~1000 1000~1200 1300~1500 1500~1800 濃度(Ppm) 80 110 100 90 試問:(一)工作日時量平均濃度為多少ppm?(5分)(二)相當八小時日時量平均濃度為多少ppm?(5分) 答: (一) (二) 第九題題目:如何預防游離輻射之危害?(10分)(物理性危害預防) 答: 1.游離輻射危害可用「時間」、「距離」、「屏蔽」三原則來預防,時間係指儘量減少暴露時間,距離係指儘量遠離輻射源,屏蔽則係指必要時用含鉛之屏障阻隔輻射線。2.加強作業人員進出及作業中於游離輻射場所之安全管理。3.應依規定實施作業人員之特殊健康檢查。 第十題題目:請由參考答案欄中選出與下列作業或危害因子有關之最主要的一種疾病,將其代號填入括號內(即A、B、C…)(10分) l.振動作業( )2.紅外線( )3.異常氣壓作業( )4.錳( )5.二異氰酸甲苯(TDI)( ) 參考答案:A.聽力損失B.潛涵病C.白手病D.白內障E.凍傷F.貧血G.巴金森氏病H.過敏性氣喘I.肝腫瘤J.腎衰竭 答: l.(C);2.(D);3.(B);4.(G);5.(H)。

幫點google任一閃光浮動廣告,我才能服務大家

幫點google任一閃光浮動廣告,我才能服務大家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 第一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對於毒性高壓氣體之儲存(5分)及使用(5分),有那些規定應辦理? 答: (一)儲存: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10條:一、貯存處要置備吸收劑、中和劑及適用之防毒面罩或呼吸用防護具。二、具有腐蝕性之毒性氣體,應充分換氣,保持通風良好。三、不得在腐蝕化學藥品或煙囟附近貯藏。四、預防異物之混入。 (二)使用: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11條:一、非對該氣體有實地瞭解之人員,不准進入。二、工作場所空氣中之毒性氣體濃度不得超過容許濃度。三、工作場所置備充分及適用之防護具。四、使用毒性氣體場所,應保持通風良好。 第二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法規定,事業單位與承攬人、再承攬人分別僱用勞工共同作業時,為防止職業災害,原事業單位應採取那些必要措施?(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7條:一、設置協議組織,並指定工作場所負責人,擔任指揮、監督及協調之工作。二、工作之連繫與調整。三、工作場所之巡視。四、相關承攬事業間之安全衛生教育之指導及協助。五、其他為防止職業災害之必要事項。 第三題題目:某事業單位僱用勞工90人,從事電信人孔營造工程地下電纜接續工作,依勞工安全衛生法及其附屬法規規定,請問:(一)勞工安全衛生人員應如何設置?(3分)(二)現場工作人員應接受何種安全衛生教育訓練?(4分)(三)依缺氧症預防規則規定,使勞工從事缺氧危險作業時,應置何種防護器具供勞工緊急避難或救援人員使用?(3分)(缺氧症預防規則)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附表一 事業之分類:事業單位為「第一類事業」。 (一)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附表二 各類事業之事業單位應置職業安全衛生人員表:乙種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各一人。 (二)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十七條第一項:安全衛生在職教育訓練。 (三)依「缺氧症預防規則」第二十七條:應置備空氣呼吸器等呼吸防護具、梯子、安全帶或救生索等設備。 第四題題目:某營造公司僱用勞工250人,二月份總經歷工時為50,000小時,其二月份職業災害統計月報表僅記載於二月六日下午四時發生施工架倒塌,致甲勞工當場死亡,乙勞工受傷住院,二月二十二日恢復工作,丙勞工受傷回家休養,翌日八時恢復上班工作,試計算該公司該月之失能傷害頻率?(5分)及失能傷害嚴重率?(5分)(計算時應列出公式) 答: 甲勞工死亡,次數一次,損失6000天。 乙勞工暫時全失能一次,損失15天。 丙勞工屬輕傷害,不列入統計。 失能傷害頻率=失能傷害人次數×106 /總經歷工時=2×1000000/50000=40.00 失能傷害嚴重率=失能傷害損失總日數×106 /總經歷工時=6015×1000000/50000=120300 第五題題目:試簡答下列各題:(一)維持作業場所舒適之溫濕四要素。(4分)(二)綜合溫度熱指數單位及WBGT=0.7tnwb+0.2tg+0.ltd 式中tnwb、tg、td等參數之意義。(4分)(三)一般辦公場所採光照明之照度應達三百米燭光以上,此照度要求係指局部照明或全面照明?(2分) 答: (一)溫度(氣溫)、濕度、氣動(風速)、輻射熱。 (二)綜合溫度熱指數單位為℃,tnwb:自然濕球溫度,tg:黑球溫度,td:乾球溫度。 (三)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13條第一項第六款:指全面照明。 第六題題目:勞工作業場所造成職業災害之危害因子的控制方法或對策有那些? 請列舉五種並說明。(10分) 答: (一)發生源之取代:使用低危害性或無危害性物料取代高危害性物料。 (二)製程或設備改善:使用密閉系統將化學性危害因子密閉隔離於特定空間內,或以自動化或遙控設備減少勞工接觸化學性危害因子,例如噴漆作業改善為靜電塗裝。 (三)通風換氣:藉由局部通風及整體換氣設備改善化學性危害因子對勞工曝露濃度。 (四)作業管理:配合行政管理減少勞工曝露,例如輪班以減少勞工曝露時間、化學容器加蓋。 (五)健康管理:實施健康檢查、環境測定可篩選危害因子及早期發現危害因子之影響。 (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透過安全衛生管理制度使各項技術面改善有效運作。 (七)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透過危害通識教育訓練及一般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可使勞工了解化學性危害因子,能提高安全衛生意識。 (八)防護具:藉由各項防護具使勞工著戴,有效防範化學性危害因子對勞工傷害。 第七題題目:通風之主要目的為何?請說明之。(10分) 答: (一)提供現場工作人員足夠的新鮮空氣。(二)將作業場所發生的空氣中所含的有害物稀釋,並藉空氣的流動排出,降低有害物或危險物的濃度。(三)將空氣中的危險物稀釋並排出,避免火災爆炸的發生。(四)對作業環境之溫度、濕度發揮調節功能,促進人員作業舒適度。 第八題題目:請說明防塵口罩選用應特別注意事項為何?(10分) 答: (一)粉塵捕集效率在95%以上,吸(排)氣之壓損在8mmH2O以下。 (二)於捕集100mg粉塵實施之試驗時,其吸氣壓損上升值應能維持在16mmH2O以下者。 (三)排氣閥氣體流動漏洩率試驗結果,應能滿足次列之式。 A≦B-95 (註)A:排氣閥氣體流動漏洩率之最大值(%);B:粉塵捕集效率% (四)適合使用者臉面的形狀及尺寸之面體。 (五)考慮作業內容與強度,選用適合的重量。 (六)考慮環境中粉塵的發生狀況,作業時的暴露危險性程度,儘可能選用高捕集效率,且低漏洩率者。 第九題題目:請敘述火災之四種滅火原理或方法?(10分) 答: (一)隔離法:將燃燒中之物質移開或斷絕其供應,使熱面減少,以削弱火勢或阻止延燒以達滅火之目的。 (二)冷卻法:將燃燒物冷卻,以降低至自然溫度以下,使火熄滅。 (三)窒息法:斷絕空氣之供應以達滅火之效果,固體燃燒使含氧量降至3%以下;液體降至16%以下。 (四)抑制法:將燃燒反應之自由基除去,以達到滅火之功能。 第十題題目:請列舉四種有發生勞工墜落之虞之場所或作業,並分別說明其預防墜落之方法。(10分)(墜落災害防止)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七十六條第一項:為防止勞工有自粉碎機及混合機之開口部分墜落之虞,雇主應有覆蓋,護圍、高度在九十公分以上之圍柵等必要設備。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57條第一項第一款:不得使勞工搭乘於因車輛搖動致有墜落之虞之位置。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25條第一項:雇主對於在高度二公尺以上之處所進行作業,勞工有墜落之虞者,應以架設施工架或其他方法設置工作台。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81條第一項:雇主對於在高度二公尺以上之高處作業,勞工有墜落之虞者,應使勞工確實使用安全帶、安全帽及其他必要之防護具。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 第一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對於毒性高壓氣體之儲存(5分)及使用(5分),有那些規定應辦理? 答: (一)儲存: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10條:一、貯存處要置備吸收劑、中和劑及適用之防毒面罩或呼吸用防護具。二、具有腐蝕性之毒性氣體,應充分換氣,保持通風良好。三、不得在腐蝕化學藥品或煙囟附近貯藏。四、預防異物之混入。 (二)使用: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11條:一、非對該氣體有實地瞭解之人員,不准進入。二、工作場所空氣中之毒性氣體濃度不得超過容許濃度。三、工作場所置備充分及適用之防護具。四、使用毒性氣體場所,應保持通風良好。 第二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法規定,事業單位與承攬人、再承攬人分別僱用勞工共同作業時,為防止職業災害,原事業單位應採取那些必要措施?(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7條:一、設置協議組織,並指定工作場所負責人,擔任指揮、監督及協調之工作。二、工作之連繫與調整。三、工作場所之巡視。四、相關承攬事業間之安全衛生教育之指導及協助。五、其他為防止職業災害之必要事項。 第三題題目:某事業單位僱用勞工90人,從事電信人孔營造工程地下電纜接續工作,依勞工安全衛生法及其附屬法規規定,請問:(一)勞工安全衛生人員應如何設置?(3分)(二)現場工作人員應接受何種安全衛生教育訓練?(4分)(三)依缺氧症預防規則規定,使勞工從事缺氧危險作業時,應置何種防護器具供勞工緊急避難或救援人員使用?(3分)(缺氧症預防規則)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附表一 事業之分類:事業單位為「第一類事業」。 (一)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附表二 各類事業之事業單位應置職業安全衛生人員表:乙種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各一人。 (二)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十七條第一項:安全衛生在職教育訓練。 (三)依「缺氧症預防規則」第二十七條:應置備空氣呼吸器等呼吸防護具、梯子、安全帶或救生索等設備。 第四題題目:某營造公司僱用勞工250人,二月份總經歷工時為50,000小時,其二月份職業災害統計月報表僅記載於二月六日下午四時發生施工架倒塌,致甲勞工當場死亡,乙勞工受傷住院,二月二十二日恢復工作,丙勞工受傷回家休養,翌日八時恢復上班工作,試計算該公司該月之失能傷害頻率?(5分)及失能傷害嚴重率?(5分)(計算時應列出公式) 答: 甲勞工死亡,次數一次,損失6000天。 乙勞工暫時全失能一次,損失15天。 丙勞工屬輕傷害,不列入統計。 失能傷害頻率=失能傷害人次數×106 /總經歷工時=2×1000000/50000=40.00 失能傷害嚴重率=失能傷害損失總日數×106 /總經歷工時=6015×1000000/50000=120300 第五題題目:試簡答下列各題:(一)維持作業場所舒適之溫濕四要素。(4分)(二)綜合溫度熱指數單位及WBGT=0.7tnwb+0.2tg+0.ltd 式中tnwb、tg、td等參數之意義。(4分)(三)一般辦公場所採光照明之照度應達三百米燭光以上,此照度要求係指局部照明或全面照明?(2分) 答: (一)溫度(氣溫)、濕度、氣動(風速)、輻射熱。 (二)綜合溫度熱指數單位為℃,tnwb:自然濕球溫度,tg:黑球溫度,td:乾球溫度。 (三)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13條第一項第六款:指全面照明。 第六題題目:勞工作業場所造成職業災害之危害因子的控制方法或對策有那些? 請列舉五種並說明。(10分) 答: (一)發生源之取代:使用低危害性或無危害性物料取代高危害性物料。 (二)製程或設備改善:使用密閉系統將化學性危害因子密閉隔離於特定空間內,或以自動化或遙控設備減少勞工接觸化學性危害因子,例如噴漆作業改善為靜電塗裝。 (三)通風換氣:藉由局部通風及整體換氣設備改善化學性危害因子對勞工曝露濃度。 (四)作業管理:配合行政管理減少勞工曝露,例如輪班以減少勞工曝露時間、化學容器加蓋。 (五)健康管理:實施健康檢查、環境測定可篩選危害因子及早期發現危害因子之影響。 (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透過安全衛生管理制度使各項技術面改善有效運作。 (七)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透過危害通識教育訓練及一般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可使勞工了解化學性危害因子,能提高安全衛生意識。 (八)防護具:藉由各項防護具使勞工著戴,有效防範化學性危害因子對勞工傷害。 第七題題目:通風之主要目的為何?請說明之。(10分) 答: (一)提供現場工作人員足夠的新鮮空氣。(二)將作業場所發生的空氣中所含的有害物稀釋,並藉空氣的流動排出,降低有害物或危險物的濃度。(三)將空氣中的危險物稀釋並排出,避免火災爆炸的發生。(四)對作業環境之溫度、濕度發揮調節功能,促進人員作業舒適度。 第八題題目:請說明防塵口罩選用應特別注意事項為何?(10分) 答: (一)粉塵捕集效率在95%以上,吸(排)氣之壓損在8mmH2O以下。 (二)於捕集100mg粉塵實施之試驗時,其吸氣壓損上升值應能維持在16mmH2O以下者。 (三)排氣閥氣體流動漏洩率試驗結果,應能滿足次列之式。 A≦B-95 (註)A:排氣閥氣體流動漏洩率之最大值(%);B:粉塵捕集效率% (四)適合使用者臉面的形狀及尺寸之面體。 (五)考慮作業內容與強度,選用適合的重量。 (六)考慮環境中粉塵的發生狀況,作業時的暴露危險性程度,儘可能選用高捕集效率,且低漏洩率者。 第九題題目:請敘述火災之四種滅火原理或方法?(10分) 答: (一)隔離法:將燃燒中之物質移開或斷絕其供應,使熱面減少,以削弱火勢或阻止延燒以達滅火之目的。 (二)冷卻法:將燃燒物冷卻,以降低至自然溫度以下,使火熄滅。 (三)窒息法:斷絕空氣之供應以達滅火之效果,固體燃燒使含氧量降至3%以下;液體降至16%以下。 (四)抑制法:將燃燒反應之自由基除去,以達到滅火之功能。 第十題題目:請列舉四種有發生勞工墜落之虞之場所或作業,並分別說明其預防墜落之方法。(10分)(墜落災害防止)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七十六條第一項:為防止勞工有自粉碎機及混合機之開口部分墜落之虞,雇主應有覆蓋,護圍、高度在九十公分以上之圍柵等必要設備。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57條第一項第一款:不得使勞工搭乘於因車輛搖動致有墜落之虞之位置。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25條第一項:雇主對於在高度二公尺以上之處所進行作業,勞工有墜落之虞者,應以架設施工架或其他方法設置工作台。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81條第一項:雇主對於在高度二公尺以上之高處作業,勞工有墜落之虞者,應使勞工確實使用安全帶、安全帽及其他必要之防護具。

幫點google任一閃光浮動廣告,我才能服務大家

幫點google任一閃光浮動廣告,我才能服務大家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 第一題題目:(一)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那些有害作業環境之工作場所,雇主應於明顯易見之處所標明,並禁止非從事作業有關人員進入?(7分)(二)雇主未依規定對危險物及有害物予以標示,並註明必要之安全衛生注意事項,經檢查機構通知限期改善而不如期改善,其處罰規定為何?(3分) 答: (一)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99條:一、處置大量高熱物體或顯著濕熱之場所。二、處置大量低溫物體或顯著寒冷之場所。三、具有強烈微波、射頻波或雷射等非游離輻射之場所。四、氧氣濃度未達百分之十八之場所。五、有害物超過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之場所。六、處置特殊有害物之場所。七、遭受生物病原體顯著污染之場所。 (二)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未依第七條第三項規定登錄或違反第十條第二項之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並得按次處 罰。 第二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對物料之堆放,應依那些規定?(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59條:一、不得超過堆放地最大安全負荷。二、不得影響照明。 三、不得妨礙機械設備之操作。四、不得阻礙交通或出入口。五、不得減少自動灑水器及火警警報器有效功用。六、不得妨礙消防器具之緊急使用。七、以不倚靠牆壁或結構支柱堆放為原則。並不得超過其安全負荷。 第三題題目:依危險物及有害物通識規則規定,裝有危險物及有害物之容器應標示,除容器標示外,雇主推動危害物質之通識制度,應有之具體作為尚有那些?(10分) 答: 依「危險物及有害物通識規則」第十七條:應訂定危害通識計畫及製作危害物質清單以便管理。 第四題題目:某工廠有吊升荷重在三公噸以上之固定式起重機及荷重一公噸以上之堆高機各二部,如該工廠僅有上述二機械,依勞工安全衛生法規規定,請問(一)雇主對前述二種機械操作勞工應施以何種從事工作及預防災變所必要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二)雇主對前述之二種機械應如何實施自動檢查?(三)自動檢查之定期檢查之紀錄事項為何?(四)定期檢查紀錄應保存幾年?(10分) 答: (一)(1)吊升荷重在三公噸以上之固定式起重機: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十二條:具有危險性之機械操作人員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2)荷重一公噸以上之堆高機: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十四條:特殊作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二)(1)吊升荷重在三公噸以上之固定式起重機: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雇主對固定式起重機,應每年就該機械之整體定期實施檢查一次。 雇主對前項之固定式起重機,應每月依下列規定定期實施檢查一次。一、過捲預防裝置、警報裝置、制動器、離合器及其他安全裝置有無異常。二、鋼索及吊鏈有無損傷。三、吊鉤、抓斗等吊具有無損傷。四、配線、集電裝置、配電盤、開關及控制裝置有無異常。五、對於纜索固定式起重機之鋼纜等及絞車裝置有無異常。 前項檢查於輻射區及高溫區,停用超過一個月者得免實施。惟再度使用時,仍應為之。 (2)荷重一公噸以上之堆高機: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十七條: 雇主對堆高機應每年就該機械之整體定期實施檢查一次。 雇主對前項之堆高機,應每月就下列規定定期實施檢查一次:一、制動裝置、離合器及方向裝置。二、積載裝置及油壓裝置。三、頂蓬及桅桿。 (三)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八十條:一、檢查年月日。二、檢查方法。三、檢查部分。四、檢查結果。五、實施檢查者之姓名。六、依檢查結果應採取改善措施之內容。 (四)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八十條:三年。 第五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對於機械之掃除、上油、檢查、修理或調整有導致危害勞工之虞者,雇主應採取那些措施?(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五十七條第一項:應停止相關機械運轉及送料。為防止他人操作該機械之起動等裝置或誤送料,應採上鎖或設置標示等措施,並設置防止落下物導致危害勞工之安全 設備與措施。 第六題題目:(一)試述辦理勞工體格檢查及定期健康檢查之目的。(6分)(二)試述物質安全資料表之用途?(4分) 答: (一)1.體格檢查目的:(1)正確的分配工作。(2)保護勞工本人健康及避免危害他人。(3)建立勞工基本健康資料。2.定期健康檢查的目的:(1)評估作業環境衛生管理之效果。(2)早期發現職業病,並改善作業環境。(3)有助於鑑定感受性高的勞工。(4)使有病之勞工及早接受治療。 (二)1.作為事業單脆製造、處置、使用危害物質必要設施、管理之技術性資訊。2.使勞工知道危害物質特性與危害訓練必要之具體資料。3.平時處理及緊急應變的技術文獻資料。 第七顆題目:某一室外有日曬之工作場所中,經測得該場所之乾球溫度為30℃,自然濕球溫度為27℃,黑球溫度為33℃,請問該場所之綜合溫度熱指數為若干? (請列出計算公式)(10分) 答: 依「高溫作業勞工作息時間標準」第三條第一項第一款:一、戶外有日曬情形者: 綜合溫度熱指數=0.7×(自然濕球溫度)+0.2×(黑球溫度)+0.1×(乾球溫度)=0.7×27+0.2×33+0.1×30=28.5℃ 第八題題目:王君從事有機容劑作業,在某工作日內暴露最嚴重時段測定十五分鐘,測定結果如下表(25℃,一大氣壓下)。設該場所除二甲苯、丁酮及正己烷外無其他有害物之暴露,若以相加效應評估時,該勞工暴露是否符合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規定? 暴露物質 二甲苯 丁酮 正己烷 暴露濃度 46.lppm 84.9ppm 28.4ppm 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 1OOppm 2OOppm 5Oppm 變量係數 1.25 1.25 l.5 分子量 l06 72 86 答: (一)因測定評估時間為十五分鐘,故評估是否符合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為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其法定濃度乘以變量係數,分別為: 二甲苯為 100ppm×1.25=125ppm 丁酮為 200ppm×1.25=250ppm 正己烷為 50ppm×1.5=75ppm (二)無其他有害物之暴露,若以相加效應評估時:(甲物質之實測短時間濃度/甲物質之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乙物質之實測短時間濃度/乙物質之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丙物質之實測短時間濃度/丙物質之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1 (46.1/125)+(84.9/250)+(28.4/75)=0.368+0.339+0.307=1.09 二甲苯、丁酮及正己烷等三種物質相加效應之總和值1.09大於1,即超過法定之標準。 第九題題目:(一)工作安全分析之目的為發現潛在的危險或可能危害而加以控制,分析時應特別考慮及注意那方面之潛在危害因子?(5分)(二)請將工作安全分析之程序列出。(5分) 答: (一)1.人的方面。2.方法方面。3.機械方面。4.材料方面。5.環境方面。 (二)1.決定要分析的工作名稱。2.將工作分成幾個步驟。3.發現潛在的危險及可能的危害。4.決定安全的工作方法。 第十題題目:請說明使用空氣呼吸器時應確認及注意之事項。(10分) 答: 1.確認氣瓶內之空氣量。2.確認高壓導管之接續狀況是否良好。3.確認警報裝置之動作是否靈敏。 4.確認面體、輸氣管等有無破損。5.確認呼氣閥之狀況是否良好。6.檢查面體與顏面之密合度是否良好。7.確認調整器之動作狀況。8.使用中隨時確認殘存之空氣量在20%以上或壓力指針在0kg/cm2以上。9.警報時或空氣瓶殘存壓力未達30kg/cm2應即停止作業,退避至安全處所。10.用後應即清理、保養、充填並妥善保管。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 第一題題目:(一)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那些有害作業環境之工作場所,雇主應於明顯易見之處所標明,並禁止非從事作業有關人員進入?(7分)(二)雇主未依規定對危險物及有害物予以標示,並註明必要之安全衛生注意事項,經檢查機構通知限期改善而不如期改善,其處罰規定為何?(3分) 答: (一)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99條:一、處置大量高熱物體或顯著濕熱之場所。二、處置大量低溫物體或顯著寒冷之場所。三、具有強烈微波、射頻波或雷射等非游離輻射之場所。四、氧氣濃度未達百分之十八之場所。五、有害物超過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之場所。六、處置特殊有害物之場所。七、遭受生物病原體顯著污染之場所。 (二)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未依第七條第三項規定登錄或違反第十條第二項之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並得按次處 罰。 第二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對物料之堆放,應依那些規定?(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59條:一、不得超過堆放地最大安全負荷。二、不得影響照明。 三、不得妨礙機械設備之操作。四、不得阻礙交通或出入口。五、不得減少自動灑水器及火警警報器有效功用。六、不得妨礙消防器具之緊急使用。七、以不倚靠牆壁或結構支柱堆放為原則。並不得超過其安全負荷。 第三題題目:依危險物及有害物通識規則規定,裝有危險物及有害物之容器應標示,除容器標示外,雇主推動危害物質之通識制度,應有之具體作為尚有那些?(10分) 答: 依「危險物及有害物通識規則」第十七條:應訂定危害通識計畫及製作危害物質清單以便管理。 第四題題目:某工廠有吊升荷重在三公噸以上之固定式起重機及荷重一公噸以上之堆高機各二部,如該工廠僅有上述二機械,依勞工安全衛生法規規定,請問(一)雇主對前述二種機械操作勞工應施以何種從事工作及預防災變所必要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二)雇主對前述之二種機械應如何實施自動檢查?(三)自動檢查之定期檢查之紀錄事項為何?(四)定期檢查紀錄應保存幾年?(10分) 答: (一)(1)吊升荷重在三公噸以上之固定式起重機: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十二條:具有危險性之機械操作人員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2)荷重一公噸以上之堆高機: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十四條:特殊作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二)(1)吊升荷重在三公噸以上之固定式起重機: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雇主對固定式起重機,應每年就該機械之整體定期實施檢查一次。 雇主對前項之固定式起重機,應每月依下列規定定期實施檢查一次。一、過捲預防裝置、警報裝置、制動器、離合器及其他安全裝置有無異常。二、鋼索及吊鏈有無損傷。三、吊鉤、抓斗等吊具有無損傷。四、配線、集電裝置、配電盤、開關及控制裝置有無異常。五、對於纜索固定式起重機之鋼纜等及絞車裝置有無異常。 前項檢查於輻射區及高溫區,停用超過一個月者得免實施。惟再度使用時,仍應為之。 (2)荷重一公噸以上之堆高機: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十七條: 雇主對堆高機應每年就該機械之整體定期實施檢查一次。 雇主對前項之堆高機,應每月就下列規定定期實施檢查一次:一、制動裝置、離合器及方向裝置。二、積載裝置及油壓裝置。三、頂蓬及桅桿。 (三)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八十條:一、檢查年月日。二、檢查方法。三、檢查部分。四、檢查結果。五、實施檢查者之姓名。六、依檢查結果應採取改善措施之內容。 (四)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八十條:三年。 第五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對於機械之掃除、上油、檢查、修理或調整有導致危害勞工之虞者,雇主應採取那些措施?(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五十七條第一項:應停止相關機械運轉及送料。為防止他人操作該機械之起動等裝置或誤送料,應採上鎖或設置標示等措施,並設置防止落下物導致危害勞工之安全 設備與措施。 第六題題目:(一)試述辦理勞工體格檢查及定期健康檢查之目的。(6分)(二)試述物質安全資料表之用途?(4分) 答: (一)1.體格檢查目的:(1)正確的分配工作。(2)保護勞工本人健康及避免危害他人。(3)建立勞工基本健康資料。2.定期健康檢查的目的:(1)評估作業環境衛生管理之效果。(2)早期發現職業病,並改善作業環境。(3)有助於鑑定感受性高的勞工。(4)使有病之勞工及早接受治療。 (二)1.作為事業單脆製造、處置、使用危害物質必要設施、管理之技術性資訊。2.使勞工知道危害物質特性與危害訓練必要之具體資料。3.平時處理及緊急應變的技術文獻資料。 第七顆題目:某一室外有日曬之工作場所中,經測得該場所之乾球溫度為30℃,自然濕球溫度為27℃,黑球溫度為33℃,請問該場所之綜合溫度熱指數為若干? (請列出計算公式)(10分) 答: 依「高溫作業勞工作息時間標準」第三條第一項第一款:一、戶外有日曬情形者: 綜合溫度熱指數=0.7×(自然濕球溫度)+0.2×(黑球溫度)+0.1×(乾球溫度)=0.7×27+0.2×33+0.1×30=28.5℃ 第八題題目:王君從事有機容劑作業,在某工作日內暴露最嚴重時段測定十五分鐘,測定結果如下表(25℃,一大氣壓下)。設該場所除二甲苯、丁酮及正己烷外無其他有害物之暴露,若以相加效應評估時,該勞工暴露是否符合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規定? 暴露物質 二甲苯 丁酮 正己烷 暴露濃度 46.lppm 84.9ppm 28.4ppm 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 1OOppm 2OOppm 5Oppm 變量係數 1.25 1.25 l.5 分子量 l06 72 86 答: (一)因測定評估時間為十五分鐘,故評估是否符合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為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其法定濃度乘以變量係數,分別為: 二甲苯為 100ppm×1.25=125ppm 丁酮為 200ppm×1.25=250ppm 正己烷為 50ppm×1.5=75ppm (二)無其他有害物之暴露,若以相加效應評估時:(甲物質之實測短時間濃度/甲物質之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乙物質之實測短時間濃度/乙物質之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丙物質之實測短時間濃度/丙物質之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1 (46.1/125)+(84.9/250)+(28.4/75)=0.368+0.339+0.307=1.09 二甲苯、丁酮及正己烷等三種物質相加效應之總和值1.09大於1,即超過法定之標準。 第九題題目:(一)工作安全分析之目的為發現潛在的危險或可能危害而加以控制,分析時應特別考慮及注意那方面之潛在危害因子?(5分)(二)請將工作安全分析之程序列出。(5分) 答: (一)1.人的方面。2.方法方面。3.機械方面。4.材料方面。5.環境方面。 (二)1.決定要分析的工作名稱。2.將工作分成幾個步驟。3.發現潛在的危險及可能的危害。4.決定安全的工作方法。 第十題題目:請說明使用空氣呼吸器時應確認及注意之事項。(10分) 答: 1.確認氣瓶內之空氣量。2.確認高壓導管之接續狀況是否良好。3.確認警報裝置之動作是否靈敏。 4.確認面體、輸氣管等有無破損。5.確認呼氣閥之狀況是否良好。6.檢查面體與顏面之密合度是否良好。7.確認調整器之動作狀況。8.使用中隨時確認殘存之空氣量在20%以上或壓力指針在0kg/cm2以上。9.警報時或空氣瓶殘存壓力未達30kg/cm2應即停止作業,退避至安全處所。10.用後應即清理、保養、充填並妥善保管。

幫點google任一閃光浮動廣告,我才能服務大家

幫點google任一閃光浮動廣告,我才能服務大家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 一、事業單位應使其事業之各級主管、指揮、監督有關人員執行與其有關之勞工安全衛生事項有那些? 答: 已刪除「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九條。 二、請就下列各項機械,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說明機械災害防止應裝設安全防護裝置?(1)離心機械(2)射出成型機(3)滾輾橡膠之滾輾機(4)滾輾紙之滾札機(5)研磨機。 答: (1)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73條第一項:應裝置覆蓋及連鎖裝置。 (2)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82條第一項:應設置安全門、雙手操作式起動裝置或其他安 全裝置。 (3)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79條:應設置於災害發生時,被害者能自己易於操縱之緊急制動裝置。 (4)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78條:有危害勞工之虞時,應設護圍、導輪等設備。 (5)應設護罩。 三、(一)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對雇主供給勞工使用之個人防護具或防護器具,有哪些維持防護具或器具能用、可用、堪用之一般原則性規定?(二)個人防護具平常保管時須特別考慮與留意事項為何? 答: (一)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77條:一、保持清潔,並予必要之消毒。二、經常檢查,保持其性能,不用時並妥予保存。三、防護具或防護器具應準備足夠使用之數量,個人使用之防護具應置備與作業勞工人數相同或以上之數量,並以個人專用為原則。四、如對勞工有感染疾病之虞時,應置備個人專用防護器具,或作預防感染疾病之措施。 (二)1.應儲放在不受日曬的場所。2.應儲放在通風良好的場所。3.應盡量避免接近高溫物體。4.不可與腐蝕性液體、有機溶劑使他自然風乾後存放。、油脂類、化妝品、酸類 等一併儲放在同一儲櫃。5.受砂或泥土污穢時,應予水洗乾淨,置放於陰涼場所,使他自然風乾後存放。6.受汗水污穢時,應於洗滌乾淨,充分乾燥後存放。 四、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定,雇主對粉塵作業勞工及粉塵以外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勞工,應建立健康管理資料並依規定分級實施健康管理,如何分級實施健康管理? 答: 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十三條第一項: 一、第一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全部項目正常,或部分項目異常,而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無異常者。 二、第二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而與工作無關者。 三、第三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而無法確定此異常與工作之相關性,應進一步請職業醫學科專科醫師評估者。 四、第四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且與工作有關者。 五、組織中溝通的流程有垂直及橫向兩種,試述組織協調與溝通的目的。 答: (一)去除目標逹成的障礙:成功的勞工安全衛生工作是依所擬定計畫,加以推動展開,而計畫所訂之方針如何?實施策略為何?員工應逹成之目標為何?需要勞工安全衛生人員在制度建立之時,對各級主管及人員不斷的溝通與協調,使員工瞭解管理者的決心與期望,並對目標逹成所遭遇的障礙,能適時的反應,排除困難,完成既定的目標。 (二)有助於必要資訊的提供:有效的勞工安全衛生工作的推展,需要有充分的安全衛生資訊,需勞工安全衛生人員擔任橋樑的工作,提供需要的法令或資訊,對勞工基本的安全衛生知識,作詳細的教導與解說,使事業單位所有人員瞭解安全衛生的真義及應有作法。 (三)建立良好溝通管道架構:一個持續性的安全衛生工作,其最終目的在於能建立起組織優良的安全文化,如何有效且持續性的運作,形成一全方位的安全衛生管理,亦需建立有效的溝通管道,持續運作,避免因不良的溝通,造成不必要的職業災害發生。 (四)確立各人角色的扮演:安全衛生組織基本上是一個組織分工形態的產物,組織是為集合眾人的力量,去完成特定的目的或事務,所以安全衛生組織基本上是由雇主、安全衛生人員、各部門主管、各級主管、全體員工所構成的有幕僚單位、研議單位與執行單位,何者應擔任何種角色,需要安全衛生人員事前作觀念上的溝通,瞭解自己應擔任的角色與法定職掌,以便能建立基本的安全衛生制度。 六、某公司全年災害記錄如下,試求該單位全年之失能傷害頻率、失能傷害嚴重率及失能傷害平均損失日數?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經歷工時 65011 42067 68456 54111 76284 70212 73898 73624 54776 70274 58980 77398 傷亡人數 0 1死2傷 1傷 0 0 2傷 0 3傷 0 0 2傷 0 災害次數 0 2 1 0 0 1 0 2 0 0 2 0 損失日數 0 7624 20 0 0 285 0 315 0 0 152 0 註:所有職業傷害案件均屬失能傷害。 答: 七、施工架上作業應注意人體墜落災害之預防,使用移動式施工架作業除一般應注意的事項,應採取何種措施預防墜落災害? 答: (一)施工架之組配、變更、解體等作業,應指定接受專業講習富有經驗的人員監督施工。 (二)組配施工架作業應訂定作業標準並嚴格執行。 (三)施工架之構造及材料之應用,應按工作台之最大負載量,絕不超載。 (四)施工架之構造及材料應非常堅固,以配合其所用之目的。 (五)施工架上工作台與通道應設扶手、圍欄等裝置,以防作業中或通中發生墜落,如設置有困難時,應臨時扶手或使用安全索(帶)或架設防止墜落用安全網。 (六)施工架上如有砂石、油污等,應隨時消除乾淨。 (七)施工架組配或變更後,或在強風、大雨等惡劣天氣後,開始作業前應詳細檢查,如有危險應即整修。 (八)移動式施工架應採取下列措施: 應設置昇降用梯或其他安全上下之設備。 細長形施工架應設置控制索。 在作業中施工架應予固定,不能搖動。 施工架移動時,先要認地面狀況及確認有無障礙物。 施工架上有作業人員時,不得移動。 八、事業單位推動危害通識制度應採取那些措施? 答: 依「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第十七條第二項:危害通識計畫,應含危害性化學品清單、安全資料表、標示、危害通識教育訓練等必要項目之擬訂、執行、紀錄及修正措施。 九、(1)何謂整體換氣裝置?其使用(設置)場合為何?(2)整體換氣裝置換氣能力如何表示? 答: (1)1.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第三條第一項第五款:指藉動力稀釋已發散有機溶劑蒸氣之設備。 2.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第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一)於儲槽等之作業場所或通風不充分之室內作業場所,從事臨時性之有機溶劑作業。(二)於室內作業場所(通風不充分之室內作業場所除外),從事有機溶劑作業,其作業時間短暫。(三)於經常置備處理有機溶劑作業之反應槽或其他設施與其他作業場所隔離,且無須勞工常駐室內。(四)於室內作業場所或儲槽等之作業場所之內壁、地板、頂板從事有機溶劑作業,因有機溶劑蒸氣擴散面之廣泛不易設置第六條第一款或規定之設備。 (2)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附表四 整體換氣裝置之換氣能力及其計算方法: 本規則第十五條第二項之換氣能力及其計算方法如下: 消費之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之種類 換氣能力 第一種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 每分鐘換氣量=作業時間內一小時之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之消費量×0.3 第二種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 每分鐘換氣量=作業時間內一小時之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之消費量×0.04 第三種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 每分鐘換氣量=作業時間內一小時之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之消費量×0.01 註:表中每分鐘換氣量之單位為立方公尺,作業時間內一小時之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之消費量之單位為公克。 十、勞工的疾病,要判定其為職業病,至少應滿足哪些條件? 答: 1.有該病之證據。2.有暴露危害之證據。3.合乎時效性。4.已有其它報告指出此病可由此危害因素引起或導致惡化。5.已大致上排除其他病因。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 一、事業單位應使其事業之各級主管、指揮、監督有關人員執行與其有關之勞工安全衛生事項有那些? 答: 已刪除「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九條。 二、請就下列各項機械,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說明機械災害防止應裝設安全防護裝置?(1)離心機械(2)射出成型機(3)滾輾橡膠之滾輾機(4)滾輾紙之滾札機(5)研磨機。 答: (1)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73條第一項:應裝置覆蓋及連鎖裝置。 (2)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82條第一項:應設置安全門、雙手操作式起動裝置或其他安 全裝置。 (3)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79條:應設置於災害發生時,被害者能自己易於操縱之緊急制動裝置。 (4)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78條:有危害勞工之虞時,應設護圍、導輪等設備。 (5)應設護罩。 三、(一)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對雇主供給勞工使用之個人防護具或防護器具,有哪些維持防護具或器具能用、可用、堪用之一般原則性規定?(二)個人防護具平常保管時須特別考慮與留意事項為何? 答: (一)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77條:一、保持清潔,並予必要之消毒。二、經常檢查,保持其性能,不用時並妥予保存。三、防護具或防護器具應準備足夠使用之數量,個人使用之防護具應置備與作業勞工人數相同或以上之數量,並以個人專用為原則。四、如對勞工有感染疾病之虞時,應置備個人專用防護器具,或作預防感染疾病之措施。 (二)1.應儲放在不受日曬的場所。2.應儲放在通風良好的場所。3.應盡量避免接近高溫物體。4.不可與腐蝕性液體、有機溶劑使他自然風乾後存放。、油脂類、化妝品、酸類 等一併儲放在同一儲櫃。5.受砂或泥土污穢時,應予水洗乾淨,置放於陰涼場所,使他自然風乾後存放。6.受汗水污穢時,應於洗滌乾淨,充分乾燥後存放。 四、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定,雇主對粉塵作業勞工及粉塵以外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勞工,應建立健康管理資料並依規定分級實施健康管理,如何分級實施健康管理? 答: 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十三條第一項: 一、第一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全部項目正常,或部分項目異常,而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無異常者。 二、第二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而與工作無關者。 三、第三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而無法確定此異常與工作之相關性,應進一步請職業醫學科專科醫師評估者。 四、第四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且與工作有關者。 五、組織中溝通的流程有垂直及橫向兩種,試述組織協調與溝通的目的。 答: (一)去除目標逹成的障礙:成功的勞工安全衛生工作是依所擬定計畫,加以推動展開,而計畫所訂之方針如何?實施策略為何?員工應逹成之目標為何?需要勞工安全衛生人員在制度建立之時,對各級主管及人員不斷的溝通與協調,使員工瞭解管理者的決心與期望,並對目標逹成所遭遇的障礙,能適時的反應,排除困難,完成既定的目標。 (二)有助於必要資訊的提供:有效的勞工安全衛生工作的推展,需要有充分的安全衛生資訊,需勞工安全衛生人員擔任橋樑的工作,提供需要的法令或資訊,對勞工基本的安全衛生知識,作詳細的教導與解說,使事業單位所有人員瞭解安全衛生的真義及應有作法。 (三)建立良好溝通管道架構:一個持續性的安全衛生工作,其最終目的在於能建立起組織優良的安全文化,如何有效且持續性的運作,形成一全方位的安全衛生管理,亦需建立有效的溝通管道,持續運作,避免因不良的溝通,造成不必要的職業災害發生。 (四)確立各人角色的扮演:安全衛生組織基本上是一個組織分工形態的產物,組織是為集合眾人的力量,去完成特定的目的或事務,所以安全衛生組織基本上是由雇主、安全衛生人員、各部門主管、各級主管、全體員工所構成的有幕僚單位、研議單位與執行單位,何者應擔任何種角色,需要安全衛生人員事前作觀念上的溝通,瞭解自己應擔任的角色與法定職掌,以便能建立基本的安全衛生制度。 六、某公司全年災害記錄如下,試求該單位全年之失能傷害頻率、失能傷害嚴重率及失能傷害平均損失日數?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經歷工時 65011 42067 68456 54111 76284 70212 73898 73624 54776 70274 58980 77398 傷亡人數 0 1死2傷 1傷 0 0 2傷 0 3傷 0 0 2傷 0 災害次數 0 2 1 0 0 1 0 2 0 0 2 0 損失日數 0 7624 20 0 0 285 0 315 0 0 152 0 註:所有職業傷害案件均屬失能傷害。 答: 七、施工架上作業應注意人體墜落災害之預防,使用移動式施工架作業除一般應注意的事項,應採取何種措施預防墜落災害? 答: (一)施工架之組配、變更、解體等作業,應指定接受專業講習富有經驗的人員監督施工。 (二)組配施工架作業應訂定作業標準並嚴格執行。 (三)施工架之構造及材料之應用,應按工作台之最大負載量,絕不超載。 (四)施工架之構造及材料應非常堅固,以配合其所用之目的。 (五)施工架上工作台與通道應設扶手、圍欄等裝置,以防作業中或通中發生墜落,如設置有困難時,應臨時扶手或使用安全索(帶)或架設防止墜落用安全網。 (六)施工架上如有砂石、油污等,應隨時消除乾淨。 (七)施工架組配或變更後,或在強風、大雨等惡劣天氣後,開始作業前應詳細檢查,如有危險應即整修。 (八)移動式施工架應採取下列措施: 應設置昇降用梯或其他安全上下之設備。 細長形施工架應設置控制索。 在作業中施工架應予固定,不能搖動。 施工架移動時,先要認地面狀況及確認有無障礙物。 施工架上有作業人員時,不得移動。 八、事業單位推動危害通識制度應採取那些措施? 答: 依「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第十七條第二項:危害通識計畫,應含危害性化學品清單、安全資料表、標示、危害通識教育訓練等必要項目之擬訂、執行、紀錄及修正措施。 九、(1)何謂整體換氣裝置?其使用(設置)場合為何?(2)整體換氣裝置換氣能力如何表示? 答: (1)1.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第三條第一項第五款:指藉動力稀釋已發散有機溶劑蒸氣之設備。 2.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第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一)於儲槽等之作業場所或通風不充分之室內作業場所,從事臨時性之有機溶劑作業。(二)於室內作業場所(通風不充分之室內作業場所除外),從事有機溶劑作業,其作業時間短暫。(三)於經常置備處理有機溶劑作業之反應槽或其他設施與其他作業場所隔離,且無須勞工常駐室內。(四)於室內作業場所或儲槽等之作業場所之內壁、地板、頂板從事有機溶劑作業,因有機溶劑蒸氣擴散面之廣泛不易設置第六條第一款或規定之設備。 (2)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附表四 整體換氣裝置之換氣能力及其計算方法: 本規則第十五條第二項之換氣能力及其計算方法如下: 消費之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之種類 換氣能力 第一種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 每分鐘換氣量=作業時間內一小時之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之消費量×0.3 第二種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 每分鐘換氣量=作業時間內一小時之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之消費量×0.04 第三種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 每分鐘換氣量=作業時間內一小時之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之消費量×0.01 註:表中每分鐘換氣量之單位為立方公尺,作業時間內一小時之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之消費量之單位為公克。 十、勞工的疾病,要判定其為職業病,至少應滿足哪些條件? 答: 1.有該病之證據。2.有暴露危害之證據。3.合乎時效性。4.已有其它報告指出此病可由此危害因素引起或導致惡化。5.已大致上排除其他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