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幫點google任一閃光浮動廣告,我才能服務大家

幫點google任一閃光浮動廣告,我才能服務大家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 第一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雇主使勞工於局限空間從事作業,有危害勞工之虞時,應於作業場所入口顯而易見處公告注意事項,使作業勞工周知,請敘述所稱注意事項為何?(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9-2條:一、作業有可能引起缺氧等危害時,應經許可始得進入之重要性。二、進入該場所時應採取之措施。三、事故發生時之緊急措施及緊急聯絡方式。四、現場監視人員姓名。五、其他作業安全應注意事項。 第二題題目: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雇主使勞工從事粉塵作業外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時,應建立健康管理資料,分級實施健康管理。請回答下列問題:(一)如何分級?(5分)(二)如何實施健康管理?(5分) 答: (一)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十三條第一項: 一、第一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全部項目正常,或部分項目異常,而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無異常者。 二、第二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而與工作無關者。 三、第三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而無法確定此異常與工作之相關性,應進一步請職業醫學科專科醫師評估者。 四、第四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且與工作有關者。 (二)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十三條第二項:屬於第二級管理以上者,應由醫師註明其不適宜從事之作業與其他應處理及注意事項;屬於第三級管理或第四級管理者,並應由醫師註明臨床診斷。 第三題題目:依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規定,雇主使勞工於屋頂作業,應辦理事項為何?(10分) 答: 依「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第十八條第一項:一、因屋頂斜度、屋面性質或天候等因素,致勞工有墜落、滾落之虞者,應採取適當安全措施。二、於斜度大於三十四度(高底比為二比三)或滑溜之屋頂作業者,應設置適當之護欄,支承穩妥且寬度在四十公分以上之適當工作臺及數量充分、安裝牢穩之適當梯子。但設置護欄有困難者,應提供背負式安全帶使勞工佩掛,並掛置於堅固錨錠、可供掛之堅固物件或安全母索等裝置上。三、於易踏穿材料構築之屋頂作業時,應先規劃安全通道,於屋架上設置適當強度,且寬度在三十公分以上之踏板,並於下方適當範圍裝設堅固格柵或安全網等防墜設施。但雇主設置踏板面積已覆蓋全部易踏穿屋頂或採取其他安全工法,致無踏穿墜落之虞者,不在此限。 第四題題目:擬定職業災害防止計畫的方法,依其編製程序(順序)可以分成那些過程?(10分) 答: 一、擬具基本方針及計畫目標草案共同會商。二、分工研擬計畫各項內容。三、會商討論定案。四、細部計畫按核定實施。五、範例介紹。 第五題題目:車架固定有一內容積10立方公尺容器之槽車,灌裝有比重0.67之液氨2500公斤,請分別就下列敘述簡答:(10分) (一)該容器依「危險物及有害物通識規則」規定,應標示之圖式為何?請書明該圖式之危害性之分類。(2分) (二)使用該容器應先取得何種危險性設備檢查合格證明?自構造檢查合格日起20年以上者,每幾年應檢查一次?(2分) (三)該容器依「高壓氣體勞工安全規則」規定之儲存能力為若干?(請列出計算式(2分) (四)該容器在管理分類上,應至少再灌裝多少公斤才屬灌氣容器?(請列出計算式(2分) (五)該容器於灌裝液氨時,其處理設備之外面至處理煙火設備,應保持多少公尺以上距離?(2分) 答: (一)應標示之圖式為火災及骷髏與兩根交叉腿骨 圖式之危害性之分類為可燃性氣體及毒性氣體 (二)構造檢查合格證明,每一年檢查一次 (三)依「高壓氣體勞工安全規則」第十八條第一項第二款:液化氣體儲存設備:W=0.9×w×V2 W儲存設備之儲存能力 (單位:公斤) 值。 w儲槽於常用溫度時液化氣體之比重 (單位:每公升之公斤數)值。 V2儲存設備之內容積 (單位:公升) 值。 W=0.9×0.67×10×1000=6030公斤 (四)依「高壓氣體勞工安全規則」第八條:本規則所稱灌氣容器,係指灌裝有高壓氣體之容器,而該氣體之質量在灌裝時質量之二分之一以上者。 6030公斤之一半為3015公斤 3015-2500=515公斤 (五)依「高壓氣體勞工安全規則」第三十三條:八公尺。 第六題題目:電氣作業時 需採取適當安全措施,請說明停電作業時的安全措施為何?(10分) 答: 一、切斷開關停電之前應先連絡。二、開關切開後應揭立必要的標誌,必要時並將開關加鎖(鑰匙由作業人員保管),必要時應再派人監視。三、停電後工作之前,必須確實檢查有無充電,並裝設短路接地線。四、裝有電力電纜及電力電容器線路,停電後有殘留電荷,應先送電,實施方法為開關切開二分鐘後予以短路,短路五分鐘後始可開始工作。五、作業終了恢復送電之前應確實檢查作業人員均離開線路後始可送電。 第七題題目:一般而言,要判定為職業疾病,至少必須要滿足的條件有那些?(10分) 答: 職業病之判定為相當專業之過程,一般而言要判定為職業病至少必須要滿足下列條件:(一)勞工確實有病徵(二)必須曾暴露於存在有害因子之環境(三)發病期間與症狀及有害因子之暴露期間有時序之相關(四)病因不屬於非職業上之因素所引起(五)文獻上曾記載症狀與危害因子之關係(但極少數新形態之職業病例外)。 第八題題目:請回答下列問題:(一)依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所稱之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第四種粉塵分別為何?(5分)(二)何謂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並列出計算方法。(5分) 答: (一)第一種粉塵:含游離二氧化矽一○%以上之礦物性粉塵。第二種粉塵:未滿一○%游離二氧化矽之礦物性粉塵。第三種粉塵:石棉纖維。第四種粉塵:厭惡性粉塵。 (二)指評估高溫作業場所之指標。 依「高溫作業勞工作息時間標準」第三條: 一、戶外有日曬情形者。 綜合溫度熱指數=0.7×(自然濕球溫度)+0.2× (黑球溫度)+0.1×(乾球溫度)。 二、戶內或戶外無日曬情形者。 綜合溫度熱指數=0.7× (自然濕球溫度) +0.3× (黑球溫度) 。 第九題題目:某一作業場所勞工暴露於噪音之時間為下午14時至16時,以噪音劑量計測定結果為50%,則該噪音作業時段之噪音音壓級為多少分貝?(5分)如該日該勞工無其他時段有噪音暴露時,則該勞工噪音暴露之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為何?(5分)(註:log2=0.30,1og3=0.48, 1og5=0.70,1og7=0.85) 答: (一)LTWA =16.61log(100×D/12.5×T)+90=16.61log(100×0.5/12.5×2)+90 =16.61log2+90=(16.61×0.3)+90=95分貝 (二)LTWA =16.61log(100×D/12.5×8)+90=16.61log(100×0.5/100)+90=(16.61log1/2)+90 =(16.61log1)+(-16.61log2)+90=0+(-5)+90=85分貝 第十題題目:何謂心肺復甦術?心肺復甦術適合於何種情況使用?(10分) 答: (一)以人工呼吸法與胸外壓心法的交推操作,用於呼吸與脈搏均消失的昏迷患者。若患者仍有微弱脈搏(頸動脈)時,如冒然進行心肺復甦術,會造成心律不整而有生命危險。 (二)1.窒息。2.上吊或勒殺。3.溺水。4.缺氧、濃煙或有毒氣體。5.呼吸道哽塞。6.氣喘。7.電傷或爆炸。8.胸部陷傷。9.中毒。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 第一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雇主使勞工於局限空間從事作業,有危害勞工之虞時,應於作業場所入口顯而易見處公告注意事項,使作業勞工周知,請敘述所稱注意事項為何?(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9-2條:一、作業有可能引起缺氧等危害時,應經許可始得進入之重要性。二、進入該場所時應採取之措施。三、事故發生時之緊急措施及緊急聯絡方式。四、現場監視人員姓名。五、其他作業安全應注意事項。 第二題題目: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雇主使勞工從事粉塵作業外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時,應建立健康管理資料,分級實施健康管理。請回答下列問題:(一)如何分級?(5分)(二)如何實施健康管理?(5分) 答: (一)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十三條第一項: 一、第一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全部項目正常,或部分項目異常,而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無異常者。 二、第二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而與工作無關者。 三、第三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而無法確定此異常與工作之相關性,應進一步請職業醫學科專科醫師評估者。 四、第四級管理:特殊健康檢查或健康追蹤檢查結果,部分或全部項目異常,經醫師綜合判定為異常,且與工作有關者。 (二)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十三條第二項:屬於第二級管理以上者,應由醫師註明其不適宜從事之作業與其他應處理及注意事項;屬於第三級管理或第四級管理者,並應由醫師註明臨床診斷。 第三題題目:依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規定,雇主使勞工於屋頂作業,應辦理事項為何?(10分) 答: 依「營造安全衛生設施標準」第十八條第一項:一、因屋頂斜度、屋面性質或天候等因素,致勞工有墜落、滾落之虞者,應採取適當安全措施。二、於斜度大於三十四度(高底比為二比三)或滑溜之屋頂作業者,應設置適當之護欄,支承穩妥且寬度在四十公分以上之適當工作臺及數量充分、安裝牢穩之適當梯子。但設置護欄有困難者,應提供背負式安全帶使勞工佩掛,並掛置於堅固錨錠、可供掛之堅固物件或安全母索等裝置上。三、於易踏穿材料構築之屋頂作業時,應先規劃安全通道,於屋架上設置適當強度,且寬度在三十公分以上之踏板,並於下方適當範圍裝設堅固格柵或安全網等防墜設施。但雇主設置踏板面積已覆蓋全部易踏穿屋頂或採取其他安全工法,致無踏穿墜落之虞者,不在此限。 第四題題目:擬定職業災害防止計畫的方法,依其編製程序(順序)可以分成那些過程?(10分) 答: 一、擬具基本方針及計畫目標草案共同會商。二、分工研擬計畫各項內容。三、會商討論定案。四、細部計畫按核定實施。五、範例介紹。 第五題題目:車架固定有一內容積10立方公尺容器之槽車,灌裝有比重0.67之液氨2500公斤,請分別就下列敘述簡答:(10分) (一)該容器依「危險物及有害物通識規則」規定,應標示之圖式為何?請書明該圖式之危害性之分類。(2分) (二)使用該容器應先取得何種危險性設備檢查合格證明?自構造檢查合格日起20年以上者,每幾年應檢查一次?(2分) (三)該容器依「高壓氣體勞工安全規則」規定之儲存能力為若干?(請列出計算式(2分) (四)該容器在管理分類上,應至少再灌裝多少公斤才屬灌氣容器?(請列出計算式(2分) (五)該容器於灌裝液氨時,其處理設備之外面至處理煙火設備,應保持多少公尺以上距離?(2分) 答: (一)應標示之圖式為火災及骷髏與兩根交叉腿骨 圖式之危害性之分類為可燃性氣體及毒性氣體 (二)構造檢查合格證明,每一年檢查一次 (三)依「高壓氣體勞工安全規則」第十八條第一項第二款:液化氣體儲存設備:W=0.9×w×V2 W儲存設備之儲存能力 (單位:公斤) 值。 w儲槽於常用溫度時液化氣體之比重 (單位:每公升之公斤數)值。 V2儲存設備之內容積 (單位:公升) 值。 W=0.9×0.67×10×1000=6030公斤 (四)依「高壓氣體勞工安全規則」第八條:本規則所稱灌氣容器,係指灌裝有高壓氣體之容器,而該氣體之質量在灌裝時質量之二分之一以上者。 6030公斤之一半為3015公斤 3015-2500=515公斤 (五)依「高壓氣體勞工安全規則」第三十三條:八公尺。 第六題題目:電氣作業時 需採取適當安全措施,請說明停電作業時的安全措施為何?(10分) 答: 一、切斷開關停電之前應先連絡。二、開關切開後應揭立必要的標誌,必要時並將開關加鎖(鑰匙由作業人員保管),必要時應再派人監視。三、停電後工作之前,必須確實檢查有無充電,並裝設短路接地線。四、裝有電力電纜及電力電容器線路,停電後有殘留電荷,應先送電,實施方法為開關切開二分鐘後予以短路,短路五分鐘後始可開始工作。五、作業終了恢復送電之前應確實檢查作業人員均離開線路後始可送電。 第七題題目:一般而言,要判定為職業疾病,至少必須要滿足的條件有那些?(10分) 答: 職業病之判定為相當專業之過程,一般而言要判定為職業病至少必須要滿足下列條件:(一)勞工確實有病徵(二)必須曾暴露於存在有害因子之環境(三)發病期間與症狀及有害因子之暴露期間有時序之相關(四)病因不屬於非職業上之因素所引起(五)文獻上曾記載症狀與危害因子之關係(但極少數新形態之職業病例外)。 第八題題目:請回答下列問題:(一)依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所稱之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第四種粉塵分別為何?(5分)(二)何謂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並列出計算方法。(5分) 答: (一)第一種粉塵:含游離二氧化矽一○%以上之礦物性粉塵。第二種粉塵:未滿一○%游離二氧化矽之礦物性粉塵。第三種粉塵:石棉纖維。第四種粉塵:厭惡性粉塵。 (二)指評估高溫作業場所之指標。 依「高溫作業勞工作息時間標準」第三條: 一、戶外有日曬情形者。 綜合溫度熱指數=0.7×(自然濕球溫度)+0.2× (黑球溫度)+0.1×(乾球溫度)。 二、戶內或戶外無日曬情形者。 綜合溫度熱指數=0.7× (自然濕球溫度) +0.3× (黑球溫度) 。 第九題題目:某一作業場所勞工暴露於噪音之時間為下午14時至16時,以噪音劑量計測定結果為50%,則該噪音作業時段之噪音音壓級為多少分貝?(5分)如該日該勞工無其他時段有噪音暴露時,則該勞工噪音暴露之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為何?(5分)(註:log2=0.30,1og3=0.48, 1og5=0.70,1og7=0.85) 答: (一)LTWA =16.61log(100×D/12.5×T)+90=16.61log(100×0.5/12.5×2)+90 =16.61log2+90=(16.61×0.3)+90=95分貝 (二)LTWA =16.61log(100×D/12.5×8)+90=16.61log(100×0.5/100)+90=(16.61log1/2)+90 =(16.61log1)+(-16.61log2)+90=0+(-5)+90=85分貝 第十題題目:何謂心肺復甦術?心肺復甦術適合於何種情況使用?(10分) 答: (一)以人工呼吸法與胸外壓心法的交推操作,用於呼吸與脈搏均消失的昏迷患者。若患者仍有微弱脈搏(頸動脈)時,如冒然進行心肺復甦術,會造成心律不整而有生命危險。 (二)1.窒息。2.上吊或勒殺。3.溺水。4.缺氧、濃煙或有毒氣體。5.呼吸道哽塞。6.氣喘。7.電傷或爆炸。8.胸部陷傷。9.中毒。

幫點google任一閃光浮動廣告,我才能服務大家

幫點google任一閃光浮動廣告,我才能服務大家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 第一題題目:依勞動檢查法令規定,經指定丁類工作場所之營造工程工作場所範圍為何?請說明之。 答: 依「危險性工作場所審查及檢查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四款:(一)建築物高度在五十公尺以上之建築工程。(二)橋墩中心與橋墩中心之距離在五十公尺以上之橋樑工程。(三)採用壓氣施工作業之工程。(四)長度一千公尺以上或需開挖十五公尺以上豎坑之隧道工程。(五)開挖深度達十五公尺以上或地下室為四層樓以上,且開挖面積達五百平方公尺之工程。(六)工程中模板支撐高度七公尺以上、面積達一百平方公尺以上且佔該層模板支撐面積百分之六十以上者。 第二題題目:事業單位推動危害通識制度,應採取那些措施?(10分) 答: 依「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第十七條第二項:應含危害性化學品清單、安全資料表、標示、 危害通識教育訓練等必要項目之擬訂、執行、紀錄及修正措施。 第三題題目:事業單位將其事業之一部分交付承攬時,(一)事前告知應包括那些事項?(3分)(二)原事業單位與承攬人分別僱用勞工共同作業時,依法應對那些作業管制進行協議?(7分) 答: (一)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二十六條:應於事前告知該承攬人有關其事業工作環境、危害因素暨本法及有關安全衛生規定應採取之措施。 (二)依「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三十八條:一、安全衛生管理之實施及配合。二、勞工作業安全衛生及健康管理規範。三、從事動火、高架、開挖、爆破、高壓電活線等危險作業之管制。四、對進入局限空間、有害物作業等作業環境之作業管制。五、電氣機具入廠管制。六、作業人員進場管制。七、變更管理。八、劃一危險性機械之操作信號、工作場所標識(示)、有害物空容器放置、警報、緊急避難方法及訓練等。九、使用打樁機、拔樁機、電動機械、電動器具、軌道裝置、乙炔熔接裝置、電弧熔接裝置、換氣裝置及沉箱、架設通道、施工架、工作架台等機械、設備或構造物時,應協調使用上之安全措施。十、其他認有必要之協調事項。 第四題題目:雇主使勞工於局限空間從事作業,事前推測局限空間內可能有缺氧、沼氣、中毒及爆炸火災等危害之虞,應訂定危害防止計畫,請試述該危害防止計畫應包括之事項?(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9-1條:一、局限空間內危害之確認。二、局限空間內氧氣、危險物、有害物濃度之測定。三、通風換氣實施方式。四、電能、高溫、低溫及危害物質之隔離措施及缺氧、中毒、感電、塌陷、被夾、被捲等危害防止措施。五、作業方法及安全管制作法。六、進入作業許可程序。七、提供之防護設備之檢點及維護方法。八、作業控制設施及作業安全檢點方法。九、緊急應變處置措施。 第五題題目:靜電火花是工廠火災爆炸主要危害源之一,請簡述五種預防靜電危害之方法。(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75條:應採取接地、使用除電劑、加濕、使用不致成為發火源之虞之除電裝置或其他去除靜電之裝置。 第六題題目:使用移動式施工架從事作業,為預防人員發生墜落災害,其作業安全應注意事項為何?(10分) 答: 1.應設置昇降用梯或其他安全上下之設備。2.細長形施工架應設置控索。3.在作業中施工架應予固定,不能搖動。4.施工架移動時,先要認清地面狀況及確認有無障礙物。5.施工架上有作業人員時,不得移動。 第七題題目:從事挖掘公路施工作業之工作場所,為防止車輛突人等引起之危害,依勞工安全衛生法令規定,就交通維持、人員服裝、車輛出入等應辦理事項為何?請說明之。(2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1-2條:一、從事挖掘公路施工作業,應依所在地直轄市、縣(市)政府審查同意之交通維持計畫,設置交通管制設施。二、作業人員應戴有反光帶之安全帽,及穿著顏色鮮明有反光帶之施工背心,以利辨識。三、與作業無關之車輛禁止停入作業場所。但作業中必須使用之待用車輛,其駕駛常駐作業場所者,不在此限。四、使用道路作業之工作場所,應於車流方向後面設置車輛出入口。但依周遭狀況設置有困難者,得於平行車流處設置車輛出入口,並置交通引導人員,使一般車輛優先通行,不得造成大眾通行之障礙。五、於勞工從事道路挖掘、施工、工程材料吊運作業、道路或路樹養護等作業時,應於適當處所設置交通引導人員。六、前二款及前條第一項第八款所設置之交通引導人員如有被撞之虞時,應於該人員前方適當距離,另設置具有顏色鮮明施工背心、安全帽及指揮棒之電動旗手。 第八題題目:(一)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雇主對對在職勞工,應依何種期限,定期實施一般健康檢查?(3分)(勞工健康保護規則) (二)勞工安全衛生法規定之特別危害健康之作業有那些,請列出七種。(7分) 答: (一)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十一條第一項:一、年滿六十五歲者,每年檢查一次。二、四十歲以上未滿六十五歲者,每三年檢查一次。三、未滿四十歲者,每五年檢查一次。 (二)依「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二十八條:一、高溫作業。二、噪音作業。三、游離輻射作業。四、異常氣壓作業。五、鉛作業。六、四烷基鉛作業。七、粉塵作業。八、有機溶劑作業,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九、製造、處置或使用特定化學物質之作業,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十、黃磷之製造、處置或使用作業。十一、聯啶或巴拉刈之製造作業。十二、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作業。 第九題題目:試述我國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對於勞工之暴露濃度如何規定?(6分)如有兩種以上有害物同時存在時應如何評估?(4分) 答: (一)依「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第八條:一、全程工作日之時量平均濃度不得超過相當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二、任何一次連續十五分鐘內之時量平均濃度不得超過短時間時量平均容 許濃度。三、任何時間均不得超過最高容許濃度。 (二)依「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第九條:作業環境空氣中有二種以上有害物存在而其相互間效應非屬於相乘效應或獨立效應時,應視為相加效應,並依下列規定計算,其總和大於一時,即屬超出容許濃度。 甲有害物成分之濃度 乙有害物成分之濃度 丙有害物成分之濃度 < 總和=────────────── + ─────────────── + ───────────────.= 1 甲有害物成分之容許濃度 乙有害物成分之容許濃度 丙有害物成分之容許濃度 > (計算結果大於1時,表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之濃度,不符合法令之要求;計算結果等於1或小於1時,表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之濃度,符合法令要求。) 第十題題目:王若從事有機溶劑作業,在某工作日內暴露最嚴重時段測定十五分鐘,測定結果如下表(25℃,一大氣壓下)。設該場所除二甲苯、丁酮及正己烷外無其他有害物之暴露,請計算其相加效應(列計算式)並評估該勞工暴露是否符合規定?(10分) 暴露物質 二甲苯 丁酮 正己烷 暴露濃度 200mg/m3 250mg/m3 100mg/m3 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 100ppm 200ppm 50ppm 變量係數 1.25 1.25 1.5 分子量 l06 72 86 答: 二甲苯:200mg/m3=(200×24.45)/106=46.13ppm 丁酮:250mg/m3=(250×24.45)/72=84.9ppm 正己烷:100mg/m3=(100×24.45)/86=28.43ppm 二甲苯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為:100×1.25=125ppm 丁酮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為:200×1.25=250ppm 正己烷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為:50×15=75ppm 計算如下: (46.1/125)+(84.9/250)+(28.4/75)=1.087 1.087大於1超出容許濃度之規定,不符合規定。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 第一題題目:依勞動檢查法令規定,經指定丁類工作場所之營造工程工作場所範圍為何?請說明之。 答: 依「危險性工作場所審查及檢查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四款:(一)建築物高度在五十公尺以上之建築工程。(二)橋墩中心與橋墩中心之距離在五十公尺以上之橋樑工程。(三)採用壓氣施工作業之工程。(四)長度一千公尺以上或需開挖十五公尺以上豎坑之隧道工程。(五)開挖深度達十五公尺以上或地下室為四層樓以上,且開挖面積達五百平方公尺之工程。(六)工程中模板支撐高度七公尺以上、面積達一百平方公尺以上且佔該層模板支撐面積百分之六十以上者。 第二題題目:事業單位推動危害通識制度,應採取那些措施?(10分) 答: 依「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第十七條第二項:應含危害性化學品清單、安全資料表、標示、 危害通識教育訓練等必要項目之擬訂、執行、紀錄及修正措施。 第三題題目:事業單位將其事業之一部分交付承攬時,(一)事前告知應包括那些事項?(3分)(二)原事業單位與承攬人分別僱用勞工共同作業時,依法應對那些作業管制進行協議?(7分) 答: (一)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二十六條:應於事前告知該承攬人有關其事業工作環境、危害因素暨本法及有關安全衛生規定應採取之措施。 (二)依「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三十八條:一、安全衛生管理之實施及配合。二、勞工作業安全衛生及健康管理規範。三、從事動火、高架、開挖、爆破、高壓電活線等危險作業之管制。四、對進入局限空間、有害物作業等作業環境之作業管制。五、電氣機具入廠管制。六、作業人員進場管制。七、變更管理。八、劃一危險性機械之操作信號、工作場所標識(示)、有害物空容器放置、警報、緊急避難方法及訓練等。九、使用打樁機、拔樁機、電動機械、電動器具、軌道裝置、乙炔熔接裝置、電弧熔接裝置、換氣裝置及沉箱、架設通道、施工架、工作架台等機械、設備或構造物時,應協調使用上之安全措施。十、其他認有必要之協調事項。 第四題題目:雇主使勞工於局限空間從事作業,事前推測局限空間內可能有缺氧、沼氣、中毒及爆炸火災等危害之虞,應訂定危害防止計畫,請試述該危害防止計畫應包括之事項?(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9-1條:一、局限空間內危害之確認。二、局限空間內氧氣、危險物、有害物濃度之測定。三、通風換氣實施方式。四、電能、高溫、低溫及危害物質之隔離措施及缺氧、中毒、感電、塌陷、被夾、被捲等危害防止措施。五、作業方法及安全管制作法。六、進入作業許可程序。七、提供之防護設備之檢點及維護方法。八、作業控制設施及作業安全檢點方法。九、緊急應變處置措施。 第五題題目:靜電火花是工廠火災爆炸主要危害源之一,請簡述五種預防靜電危害之方法。(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75條:應採取接地、使用除電劑、加濕、使用不致成為發火源之虞之除電裝置或其他去除靜電之裝置。 第六題題目:使用移動式施工架從事作業,為預防人員發生墜落災害,其作業安全應注意事項為何?(10分) 答: 1.應設置昇降用梯或其他安全上下之設備。2.細長形施工架應設置控索。3.在作業中施工架應予固定,不能搖動。4.施工架移動時,先要認清地面狀況及確認有無障礙物。5.施工架上有作業人員時,不得移動。 第七題題目:從事挖掘公路施工作業之工作場所,為防止車輛突人等引起之危害,依勞工安全衛生法令規定,就交通維持、人員服裝、車輛出入等應辦理事項為何?請說明之。(2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1-2條:一、從事挖掘公路施工作業,應依所在地直轄市、縣(市)政府審查同意之交通維持計畫,設置交通管制設施。二、作業人員應戴有反光帶之安全帽,及穿著顏色鮮明有反光帶之施工背心,以利辨識。三、與作業無關之車輛禁止停入作業場所。但作業中必須使用之待用車輛,其駕駛常駐作業場所者,不在此限。四、使用道路作業之工作場所,應於車流方向後面設置車輛出入口。但依周遭狀況設置有困難者,得於平行車流處設置車輛出入口,並置交通引導人員,使一般車輛優先通行,不得造成大眾通行之障礙。五、於勞工從事道路挖掘、施工、工程材料吊運作業、道路或路樹養護等作業時,應於適當處所設置交通引導人員。六、前二款及前條第一項第八款所設置之交通引導人員如有被撞之虞時,應於該人員前方適當距離,另設置具有顏色鮮明施工背心、安全帽及指揮棒之電動旗手。 第八題題目:(一)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雇主對對在職勞工,應依何種期限,定期實施一般健康檢查?(3分)(勞工健康保護規則) (二)勞工安全衛生法規定之特別危害健康之作業有那些,請列出七種。(7分) 答: (一)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十一條第一項:一、年滿六十五歲者,每年檢查一次。二、四十歲以上未滿六十五歲者,每三年檢查一次。三、未滿四十歲者,每五年檢查一次。 (二)依「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二十八條:一、高溫作業。二、噪音作業。三、游離輻射作業。四、異常氣壓作業。五、鉛作業。六、四烷基鉛作業。七、粉塵作業。八、有機溶劑作業,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九、製造、處置或使用特定化學物質之作業,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十、黃磷之製造、處置或使用作業。十一、聯啶或巴拉刈之製造作業。十二、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作業。 第九題題目:試述我國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對於勞工之暴露濃度如何規定?(6分)如有兩種以上有害物同時存在時應如何評估?(4分) 答: (一)依「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第八條:一、全程工作日之時量平均濃度不得超過相當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二、任何一次連續十五分鐘內之時量平均濃度不得超過短時間時量平均容 許濃度。三、任何時間均不得超過最高容許濃度。 (二)依「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第九條:作業環境空氣中有二種以上有害物存在而其相互間效應非屬於相乘效應或獨立效應時,應視為相加效應,並依下列規定計算,其總和大於一時,即屬超出容許濃度。 甲有害物成分之濃度 乙有害物成分之濃度 丙有害物成分之濃度 < 總和=────────────── + ─────────────── + ───────────────.= 1 甲有害物成分之容許濃度 乙有害物成分之容許濃度 丙有害物成分之容許濃度 > (計算結果大於1時,表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之濃度,不符合法令之要求;計算結果等於1或小於1時,表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之濃度,符合法令要求。) 第十題題目:王若從事有機溶劑作業,在某工作日內暴露最嚴重時段測定十五分鐘,測定結果如下表(25℃,一大氣壓下)。設該場所除二甲苯、丁酮及正己烷外無其他有害物之暴露,請計算其相加效應(列計算式)並評估該勞工暴露是否符合規定?(10分) 暴露物質 二甲苯 丁酮 正己烷 暴露濃度 200mg/m3 250mg/m3 100mg/m3 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 100ppm 200ppm 50ppm 變量係數 1.25 1.25 1.5 分子量 l06 72 86 答: 二甲苯:200mg/m3=(200×24.45)/106=46.13ppm 丁酮:250mg/m3=(250×24.45)/72=84.9ppm 正己烷:100mg/m3=(100×24.45)/86=28.43ppm 二甲苯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為:100×1.25=125ppm 丁酮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為:200×1.25=250ppm 正己烷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為:50×15=75ppm 計算如下: (46.1/125)+(84.9/250)+(28.4/75)=1.087 1.087大於1超出容許濃度之規定,不符合規定。

2015年10月3日 星期六

幫點google任一閃光浮動廣告,我才能服務大家

幫點google任一閃光浮動廣告,我才能服務大家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 第一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法令規定,雇主應要求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單位、人員執行那些勞工安全衛生管理業務?(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5-1條:一、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單位:擬訂、規劃、督導及推動安全衛生管理事項,並指導有關部門實施。二、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對雇主擬訂之安全衛生政策提出建議,並審議、協調及建議安全衛生相關事項。三、未置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師、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事業單位之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擬訂、規劃及推動安全衛生管理事項。四、置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師、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事業單位之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主管及督導安全衛生管理事項。五、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師、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擬訂、規劃及推動安全衛生管理事項,並指導有關部門實施。六、工作場所負責人及各級主管:依職權指揮、監督所屬執行安全衛生管理事項,並協調及指導有關人員實施。七、一級單位之職業安全衛生人員:協助一級單位主管擬訂、規劃及推動所屬部門安全衛生管理事項,並指導有關人員實施。 第二題題目:(一)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在那些情形下,為防止因漏電而生感電危害,應於各該電路設置感電防止用漏電斷路器?(3分)(二)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對物料之堆放,應依那些規定?(7分) 答: (一)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43條第一項:對於使用對地電壓在一百五十伏特以上移動式或攜帶式電動機具,或於含水或被其他導電度高之液體濕潤之潮濕場所、金屬板上或鋼架上等導電性良好場所使用移動式或攜帶式電動機具。 (二)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59條:一、不得超過堆放地最大安全負荷。二、不得影響照明。三、不得妨礙機械設備之操作。四、不得阻礙交通或出入口。五、不得減少自動灑水器及火警警報器有效功用。六、不得妨礙消防器具之緊急使用。七、以不倚靠牆壁或結構支柱堆放為原則。並不得超過其安全負荷。 第三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法令規定應實施作業環境測定之作業場所有那些?(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十七條:一、設置有中央管理方式之空氣調節設備之建築物室內作業場所。二、坑內作業場所。三、顯著發生噪音之作業場所。四、下列作業場所,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一)高溫作業場所。(二)粉塵作業場所。(三)鉛作業場所。(四)四烷基鉛作業場所。(五)有機溶劑作業場所。(六)特定化學物質作業場所。五、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作業場所。 第四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規定,雇主對新僱勞工、或在職勞工於變更工作前,應接受適於各該工作必要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請問其訓練課程及訓練時數如何?(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十六條:附表十四 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課程、時數: 一、課程(以與該勞工作業有關者):(一)作業安全衛生有關法規概要。(二)職業安全衛生概念及安全衛生工作守則。(三)作業前、中、後之自動檢查。(四)標準作業程序。(五)緊急事故應變處理。(六)消防及急救常識暨演練。(七)其他與勞工作業有關之安全衛生知識。 二、教育訓練時數: 新僱勞工或在職勞工於變更工作前依實際需要排定時數,不得少於三小時。但從事使用生產性機械或設備、車輛系營建機械、高空工作車、捲揚機等之操作及營造作業、缺氧作業、電焊作業等應各增列三小時;對製造、處置或使用危害性化學品者應增列三小時。 各級業務主管人員於新僱或在職於變更工作前,應參照下列課程增列六小時。 (一)安全衛生管理與執行。 (二)自動檢查。 (三)改善工作方法。 (四)安全作業標準。 第五題題目:解釋名詞:(一)吊升荷重(二)積載荷重(三)額定荷重(四)額定速率(五)容許下降速度。(10分) 答: (一)依「起重升降機具安全規則」第五條:指依固定式起重機、移動式起重機、人字臂起重桿等之構造及材質,所能吊升之最大荷重。 (二)依「起重升降機具安全規則」第七條:在升降機、簡易提升機、營建用提升機或未具吊臂之吊籠,指依其構造及材質,於搬器上乘載人員或荷物上升之最大荷重。 (三)依「起重升降機具安全規則」第六條:在未具伸臂之固定式起重機或未具吊桿之人字臂起重桿,指自吊升荷重扣除吊鉤、抓斗等吊具之重量所得之荷重。 (四)依「起重升降機具安全規則」第八條:在固定式起重機、移動式起重機或人字臂起重桿,指在額定荷重下使其上升、直行、迴轉或橫行時之各該最高速率。 (五)依「起重升降機具安全規則」第九條:指於吊籠工作台上加予相當於積載荷重之重量,使其下降之最高容許速率。 第六題題目:某營造工地勞工人數十二人,有一位勞工從十公尺高之施工架上墜落地面死亡,經檢查結果發現施工架之工作台未設護欄,且勞工未配掛提供之安全帶,雇主未設勞工安全衛生人員、未實施自動檢查及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試分析事故發生之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及基本原因。(10分) 答: (一)直接原因:勞工從十公尺高之施工架上墜落地面,頭部撞擊地面造成腦挫傷死亡。 (二)間接原因:雇主於施工架之工作台未設護欄,且勞工未佩掛雇主提供之安全帶之不安全狀態及不安全動作造成本次職業災害。 (三)基本原因:雇主未設勞工安全衛生人員、未實施自動檢查及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等原因造成。 第七題題目:(一)機械運動分為移動和轉動二者。請說明移動與轉動所分別帶來的危害為何?(5分) (二)移動式施工架應採取何種措施以預防墜落災害之發生?(5分) 答: (一) (1)移動帶來的危害有:撞擊、擠壓、刺戳、切割、拖帶、提升型式的危害。(2)轉動帶來的危害有:捲入、切割、擠夾(破裂碎片)飛擊等型式的危害。 (二)(1)應設置昇降用梯或其他安全上下之設備。(2)細長形施工架應設置控制索。(3)在作業中施工架應予固定,不能搖動。(4)施工架移動時,先要認地面狀況及確認有無障礙物。(5)施工架上有作業人員時,不得移動。 第八題題目:一般而言,要判定為職業病,至少必須滿足那些條件?(10分) 答: (1)勞工確實有病徵。(2)必須曾暴露於存在有害因子環境。(3)發病期間與症狀及有害因子之暴露期間有時序之相關。(4)不屬於非職業上之因素所引起。(5)文獻上曾記載症狀與危害因子之共(但極少數新形態之職業病例外)。 第九題題目:請說明檢知管之測定原理?可否重複使用?誤差範圍如何?應如何保存?(10分) 答: (1)係利用檢知管呈色長度與有害物濃度及空氣試料體積乘積之對數值成正比設計,因此如採樣之體積一定,則呈色長度與濃度之對數值成正比。(2)不能重複使用。(3)認可之檢知管測定之誤差可達25%。(4)檢知管保存應避免日光照射或高溫場所,宜保存於30°C以下,最好能保存於冰箱中,低溫保存能延長使用壽命,冰箱取出後必須等回至室溫後才能使用。 第十題題目:(一)適合使用整體換氣裝置之場合有那些?(4分)(二)某有機溶劑作業場所,勞工每天作業3小時,甲苯之消費量共為9.6公斤,若設置整體換氣裝置,依法令規定,其換氣能力應為多少?(6分) 答: (一)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第十一條:(一)於儲槽等之作業場所或通風不充分之室內作業場所,從事臨時性之有機溶劑作業。(二)於室內作業場所(通風不充分之室內作業場所除外),從事有機溶劑作業,其作業時間短暫。(三)於經常置備處理有機溶劑作業之反應槽或其他設施與其他作業場所隔離,且無須勞工常駐室內。(四)於室內作業場所或儲槽等之作業場所之內壁、地板、頂板從事有機溶劑作業,因有機溶劑蒸氣擴散面之廣泛不易設置第六條第一款或規定之設備。 (二)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附表一 有機溶劑:甲苯為「第二種有機溶劑」。 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第十五條:或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附表四 整體換氣裝置之換氣能力及其計算方法: 3小時使用9.6Kg,每小時使用9600/3=3200(g/hr) 每分鐘換氣量=作業時間內一小時之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之消費量×0.04=3200×0.04=128(m3/min)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 第一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法令規定,雇主應要求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單位、人員執行那些勞工安全衛生管理業務?(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5-1條:一、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單位:擬訂、規劃、督導及推動安全衛生管理事項,並指導有關部門實施。二、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對雇主擬訂之安全衛生政策提出建議,並審議、協調及建議安全衛生相關事項。三、未置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師、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事業單位之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擬訂、規劃及推動安全衛生管理事項。四、置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師、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事業單位之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主管及督導安全衛生管理事項。五、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師、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擬訂、規劃及推動安全衛生管理事項,並指導有關部門實施。六、工作場所負責人及各級主管:依職權指揮、監督所屬執行安全衛生管理事項,並協調及指導有關人員實施。七、一級單位之職業安全衛生人員:協助一級單位主管擬訂、規劃及推動所屬部門安全衛生管理事項,並指導有關人員實施。 第二題題目:(一)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在那些情形下,為防止因漏電而生感電危害,應於各該電路設置感電防止用漏電斷路器?(3分)(二)依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對物料之堆放,應依那些規定?(7分) 答: (一)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43條第一項:對於使用對地電壓在一百五十伏特以上移動式或攜帶式電動機具,或於含水或被其他導電度高之液體濕潤之潮濕場所、金屬板上或鋼架上等導電性良好場所使用移動式或攜帶式電動機具。 (二)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59條:一、不得超過堆放地最大安全負荷。二、不得影響照明。三、不得妨礙機械設備之操作。四、不得阻礙交通或出入口。五、不得減少自動灑水器及火警警報器有效功用。六、不得妨礙消防器具之緊急使用。七、以不倚靠牆壁或結構支柱堆放為原則。並不得超過其安全負荷。 第三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法令規定應實施作業環境測定之作業場所有那些?(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十七條:一、設置有中央管理方式之空氣調節設備之建築物室內作業場所。二、坑內作業場所。三、顯著發生噪音之作業場所。四、下列作業場所,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一)高溫作業場所。(二)粉塵作業場所。(三)鉛作業場所。(四)四烷基鉛作業場所。(五)有機溶劑作業場所。(六)特定化學物質作業場所。五、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作業場所。 第四題題目:依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規定,雇主對新僱勞工、或在職勞工於變更工作前,應接受適於各該工作必要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請問其訓練課程及訓練時數如何?(10分) 答: 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十六條:附表十四 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課程、時數: 一、課程(以與該勞工作業有關者):(一)作業安全衛生有關法規概要。(二)職業安全衛生概念及安全衛生工作守則。(三)作業前、中、後之自動檢查。(四)標準作業程序。(五)緊急事故應變處理。(六)消防及急救常識暨演練。(七)其他與勞工作業有關之安全衛生知識。 二、教育訓練時數: 新僱勞工或在職勞工於變更工作前依實際需要排定時數,不得少於三小時。但從事使用生產性機械或設備、車輛系營建機械、高空工作車、捲揚機等之操作及營造作業、缺氧作業、電焊作業等應各增列三小時;對製造、處置或使用危害性化學品者應增列三小時。 各級業務主管人員於新僱或在職於變更工作前,應參照下列課程增列六小時。 (一)安全衛生管理與執行。 (二)自動檢查。 (三)改善工作方法。 (四)安全作業標準。 第五題題目:解釋名詞:(一)吊升荷重(二)積載荷重(三)額定荷重(四)額定速率(五)容許下降速度。(10分) 答: (一)依「起重升降機具安全規則」第五條:指依固定式起重機、移動式起重機、人字臂起重桿等之構造及材質,所能吊升之最大荷重。 (二)依「起重升降機具安全規則」第七條:在升降機、簡易提升機、營建用提升機或未具吊臂之吊籠,指依其構造及材質,於搬器上乘載人員或荷物上升之最大荷重。 (三)依「起重升降機具安全規則」第六條:在未具伸臂之固定式起重機或未具吊桿之人字臂起重桿,指自吊升荷重扣除吊鉤、抓斗等吊具之重量所得之荷重。 (四)依「起重升降機具安全規則」第八條:在固定式起重機、移動式起重機或人字臂起重桿,指在額定荷重下使其上升、直行、迴轉或橫行時之各該最高速率。 (五)依「起重升降機具安全規則」第九條:指於吊籠工作台上加予相當於積載荷重之重量,使其下降之最高容許速率。 第六題題目:某營造工地勞工人數十二人,有一位勞工從十公尺高之施工架上墜落地面死亡,經檢查結果發現施工架之工作台未設護欄,且勞工未配掛提供之安全帶,雇主未設勞工安全衛生人員、未實施自動檢查及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試分析事故發生之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及基本原因。(10分) 答: (一)直接原因:勞工從十公尺高之施工架上墜落地面,頭部撞擊地面造成腦挫傷死亡。 (二)間接原因:雇主於施工架之工作台未設護欄,且勞工未佩掛雇主提供之安全帶之不安全狀態及不安全動作造成本次職業災害。 (三)基本原因:雇主未設勞工安全衛生人員、未實施自動檢查及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等原因造成。 第七題題目:(一)機械運動分為移動和轉動二者。請說明移動與轉動所分別帶來的危害為何?(5分) (二)移動式施工架應採取何種措施以預防墜落災害之發生?(5分) 答: (一) (1)移動帶來的危害有:撞擊、擠壓、刺戳、切割、拖帶、提升型式的危害。(2)轉動帶來的危害有:捲入、切割、擠夾(破裂碎片)飛擊等型式的危害。 (二)(1)應設置昇降用梯或其他安全上下之設備。(2)細長形施工架應設置控制索。(3)在作業中施工架應予固定,不能搖動。(4)施工架移動時,先要認地面狀況及確認有無障礙物。(5)施工架上有作業人員時,不得移動。 第八題題目:一般而言,要判定為職業病,至少必須滿足那些條件?(10分) 答: (1)勞工確實有病徵。(2)必須曾暴露於存在有害因子環境。(3)發病期間與症狀及有害因子之暴露期間有時序之相關。(4)不屬於非職業上之因素所引起。(5)文獻上曾記載症狀與危害因子之共(但極少數新形態之職業病例外)。 第九題題目:請說明檢知管之測定原理?可否重複使用?誤差範圍如何?應如何保存?(10分) 答: (1)係利用檢知管呈色長度與有害物濃度及空氣試料體積乘積之對數值成正比設計,因此如採樣之體積一定,則呈色長度與濃度之對數值成正比。(2)不能重複使用。(3)認可之檢知管測定之誤差可達25%。(4)檢知管保存應避免日光照射或高溫場所,宜保存於30°C以下,最好能保存於冰箱中,低溫保存能延長使用壽命,冰箱取出後必須等回至室溫後才能使用。 第十題題目:(一)適合使用整體換氣裝置之場合有那些?(4分)(二)某有機溶劑作業場所,勞工每天作業3小時,甲苯之消費量共為9.6公斤,若設置整體換氣裝置,依法令規定,其換氣能力應為多少?(6分) 答: (一)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第十一條:(一)於儲槽等之作業場所或通風不充分之室內作業場所,從事臨時性之有機溶劑作業。(二)於室內作業場所(通風不充分之室內作業場所除外),從事有機溶劑作業,其作業時間短暫。(三)於經常置備處理有機溶劑作業之反應槽或其他設施與其他作業場所隔離,且無須勞工常駐室內。(四)於室內作業場所或儲槽等之作業場所之內壁、地板、頂板從事有機溶劑作業,因有機溶劑蒸氣擴散面之廣泛不易設置第六條第一款或規定之設備。 (二)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附表一 有機溶劑:甲苯為「第二種有機溶劑」。 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第十五條:或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附表四 整體換氣裝置之換氣能力及其計算方法: 3小時使用9.6Kg,每小時使用9600/3=3200(g/hr) 每分鐘換氣量=作業時間內一小時之有機溶劑或其混存物之消費量×0.04=3200×0.04=128(m3/min)

幫點google任一閃光浮動廣告,我才能服務大家

幫點google任一閃光浮動廣告,我才能服務大家